首页 如何培养人才 全面兼优人才培养,全面兼优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兼优人才培养,全面兼优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无忧网 如何培养人才 2024-04-27 08:17:4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面兼优人才培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全面兼优人才培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品学兼优,为何不叫学品兼优?

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品即思想品德。之所以品字在前,是因为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所谓以德为本,先做好人,再做好事。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业。 “德”字在甲骨文中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所以人们常说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全面兼优人才培养,全面兼优人才培养方案

之所以讲“品学兼优”,是因为“品”为重,“学”则次之,中国文化有时候是非常注重排序的,重要的靠前,依次向后排,比如《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就是如此,“乾”卦最重要,故而排在首位,“坤”卦次之,故排第二,然后才是“屯”、“蒙”等卦,直到“未济”,都是按特定的顺序排列的。

再比如说“德才兼备”,道理也是如此,《资治通鉴》中说“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二者之中,“德”为本,“才”为末,故而先说“德”而后说“才”。这其中虽然并不排除特例,但基本上大体都遵循这个规律。

“品”即品性,是一个人的根本素养。

论语》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代表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次序的大原则,在我们的文化中,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再好,都只是没有灵魂的工具,属于“术”,如果一个人品性有缺陷,那么他的知识学问越好,为害的程度就越深,范围也越广,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的传统教育,按照这个原则,都是先从熏陶品性建立人格开始的,象《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千字文》中的“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还有《幼学琼林》中的“《大学》首重夫明亲,小子莫先于应对”等等等等,都是如此。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知善恶、明是非,每个人不一定处处都对,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们做错了以后,要如实的知道自己错了,这个非常关键,有的人之所以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错了,既然不知道错,自然也就不会改正。

所以拥有良好的品性,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对任何人都至关重要,否则就无法判断对错,就会总觉得自己无比正确,这样一旦错起来的话,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直到付出惨重代价为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由此可知,把“品”排在前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即学识,是一个人的生活保障。

谈到“学”,范围就太大了,我们在学校学的各门功课,以及在社会上学的各种技能,都属于这个范围,一个人的品性只要打造好了,学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对家庭就越有利,上面引用《资治通鉴》中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德为才之帅”,品性就是德性,它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看准了方向,我们才不会越错路,才会一步步的接近目标。

所以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不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还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止,这样的人有德又有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人争取的最佳对象。

如果把顺序换成“学品兼优”的话,概念就大大的不同了,这通常意味着以“学”为主,以“品”为次,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学习知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以后用来干什么,那么一旦走入社会,就只能沦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并最终失去人生的全部意义。

由此可见,“品学兼优”的顺序是正确的,不宜随便颠倒为“学品兼优”,虽然都有一个“优”字在里面,但按照人们理解上的习惯,都是重要的先说,次要的后说,顺序换过来以后,会让人下意识的把关注点放到“学”上,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掉对品性的培养,这样就难免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不该有的遗憾。

品学兼优为什么不叫学品兼优

品是品德、人品,换个字说是德;学是学问、知识,换个字说是才。品学兼优等于德才兼备。不管是品学兼优还是德才兼备,都是品德在前,学才在后。这就有意思了。

中国的古人们治学是极其严谨的。对于学问是很严肃的。如果经常看古人的书籍,就应当明白这一点。为什么要品德在前,学才在后,这肯定是有说法的。

品德比学问重要,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为过。

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这个人的做事风格。如果一个人生性凉薄,无情无义,那么他的学问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对于学问,法家强调愚民,强烈反对人民学习;而儒家极力提倡开启民智,最为重视学习。所以,就以儒家的观点来看人品与学才那个轻重关系。

《论语》中记载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喜欢学习,但是他更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品德好,就是称得上好学了。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要先会做人,才能学习知识。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大意是:品德好的人,虽然没有学问,但是我认为他已经有学问了。这一点也说明,品德重于学问。

伟人有句名言:学问最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大汉奸秦桧堪称南宋第一才子,文章书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时人无可比拟。

才五百多年岁月,只见史书上寥寥数语,其他早已灰飞烟灭,无踪无影!

古往今来的例子简单不胜枚举。

能流芳百世的人,无一例外品学兼优!

人品低劣,其他学术领域造诣最高,也不能造福社会,相反,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这就是我们民族注重人品,将人品放在首位的原因。

“品学兼优”这个成语至于出于何代何人之笔本人无从考证。不过从晚清很多名人大家笔下略有出现。比如在曾国藩的《致四弟*宜常在家侍候父亲》一文中曾用到了这个成语。原文最后一段前一句话写道:明年延师,父大人意欲请曾香海,甚好,甚好!此君品学兼优,吾所素佩。这位老爷子也没敢把“学”字放到前面用。我们也无法逼问他老人家为什么。看来我们只好自已来瞎捉摸捉摸。

我们把这一成语先平面展开,即为: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品德"和"学业″从纯语法的角度看,是个不分主次的联合词组。如果把"学"字提到前面,变成"学品兼优”。让人猛一看很容易把"学品″当成一个偏正词组而不自觉的误导人们的思路。而"品学″则不易粘连更好区分。如果把"学品兼优"展开即为:学习的品质都很优秀。岂不是变成了个病句了吗?(哈哈…这里专指我自已的笨解,不代表任何人)如果这样会不便于普通人的自然理解和接受。

由此我妄言,古人在创造这个成语的时候因受字数限制也是根据普通的大多数的语法习惯和一般性逻辑再三斟酌后才形成的这个成语。也刚好契合我们传统文化万事德为先的正统理念。当然成语也是大家约定俗成不可轻易改动的文化符号。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的把"品学兼优”说成"学品兼优”

如今,成语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言简意赅、表达丰富、信手可用的特性极大丰富了我们的国学内含。已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


品学兼优:是指品德与才学都很优秀。

出自曾国藩的【致四弟·宜常在家侍候父亲】“明年延师,父大人意欲请曾香海,甚好甚好!此君品学兼优,吾素所佩。”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是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对社会有所贡献的。

为什么是品学兼优,而不是学品兼优呢?品放在前面,因为品德是比才学更重要的东西。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曾说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非常看重品德,推崇向善的。

1、品学兼优的人,品优使他充满善意,愿意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学优使他有能力作出巨大的贡献。有很多像两弹之父邓稼先这样的人,可以不求回报的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

2、品优学劣的人,即使没有能力做出那样伟大的贡献,但也可以温暖身边的人,总会在社会的某个位置上发光发热。比如那些最可爱的人,默默守护我们,守护我们国家的人(这个例子可能不是特别恰当,不是说真的没文化什么的,仅指不是以学问突出、以学问闻名的人)。当然,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平凡的人,才学一般,品德也不是绝对高尚,但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人。

3、品劣学优的人,有句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学越优,危害越大。比如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知害了多少人。

4、品劣学劣的人,通常就算想要危害别人,能力也有限,影响也相对小一些。像小偷、或者假乞丐什么的,既可恨又可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面兼优人才培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面兼优人才培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