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政策有哪些 教育与人才政策,教育与人才政策心得体会

教育与人才政策,教育与人才政策心得体会

人才无忧网 人才政策有哪些 2024-03-31 19:14:56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与人才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与人才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更有利于选拔人才吗?

高考在中国是第一大考试。你是公平性最高的考试,每年的高考广受社会关注。从国家到政府,在到地方社会各个方面到学校,家庭考生,可以说是全方位参与。高考的在中国的重视程度应该是所有考试当中影响力最大的。

教育与人才政策,教育与人才政策心得体会

第一,而本次高考考试改革开始于2014年,只要纠正过去文理分科造成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现在取消文理分科。

第二,把英语考试改为一年两考,降低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第三,实行在语数外共同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实施由考生自主进行的六选三或七选三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分进行录取,这样就让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去参加考试。

第四,增加了高中阶段外语语种。设立了德语,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六门高考外语语种,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利。

第五,大幅度收归各省自主命题的权利。由教育部统一组织专家进行。高考命题分为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和全国三卷。据最可靠的消息,在2021年高考的时候,可能要实行全国一卷和二卷的合并,增加了命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权威性。

所以本轮考试,高考改革一定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考生的考试发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固定考试。也是受我国刑法约束的,在高考中作弊是要受到刑法处罚的。

在我国培养高端人才的过程当中,高考这一制度的贡献功不可没。所以,在我国人口众多考生众多这样一个现实条件中,高考在我国将长期的存在,一些缺点和弊端,只会进行改革优化,而不会有高考取消这样的决定。

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说未来高考外语多语种考试会成为趋势。为了让普通高中增加办学多样性和特色化发展。未来鼓励普通高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第二外语和多语种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外语教学在高考中也不会取消或弱化。

高考,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偏离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这个总方向。目前看,选拔人才的目的还是达到了的。但是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上还是很欠缺的。在培养人才上,很多大学重进不重出,重理论不重实践,在学生的管理上失去于宽,失之于散,失之于懒,失之于软,说白了,很多学生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大学的管理亟待加强。在使用人才上,偏重于市场化机制,政府的调控手段非常弱。在招生上,既要考虑面,但更要注意点,普及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对重点培养对象国家应予分配工作,对口分配至国企和事业单位。说实在的,毕业就失业,让人痛心,专业不对口,浪废资源。

高考来回改了几次了,每次都有不满意的声音。

所以,现在的高考基本就是在为平息舆论找平衡,哪里顾得上人才不人才的。

偏文科,重教化,会造成夸夸其谈,没有实际本事。偏理科,重科研,会造成给外国培养人才的怪象。想文理并重吧,又说孩子学业太重,压力太大。反正怎么都特么不对。

我曾经想过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学习,那就要齐头并进,干嘛非要分个三六九等?

很简单吗,小学加重语文比重,设国学课,思想品德的课程和数学次之。外语以简单句型,读读就好。

初中和高中,语文为最重,然后其他科目在现有基础上裁撤一半的教学量。这样,每科内容少了,也达到减负了,但是每个科目孩子都学到了,这样会让孩子学业全面,不至于偏科。

大学改革,宽进严出,基本上你所有志愿的内容都在大学完成。

这样,中小学减负了,大学增加压力,要不然现在大学生逃课漏科现象太严重了。

高考为什么要改革?

“新高考”是新政,也不是新政。因为早在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会议上,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的重要贡献。那么高考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招生制度需要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数据显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义务教育巩固率也已经超过93%。在这样的背景下,单一的考试方式、录取方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了,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高考的公平性遭遇严重的挑战。

高考公平一直是高考制度追求的目标,但是现有的高考公平性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高考加分项,其中奖励性加分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轮等问题,但是体育艺术特长、科技竞赛获奖或者优秀的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失控现象。

另外就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情况、新问题,使高考公平性面临新的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弱势群体,如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他们的子女入学机会是否公平的问题日渐突出。

高考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高考改革的目标一是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二是优化高校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选拔合适的人才。三是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现在的高考急需改革,一方面英语应列为选修而不在是高考必考科,过度重视英语的结果是,全民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不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同时促进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英语是主科,不利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文化的学习,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花十多年时间学习的英语,劳民伤财,很多人没有用上,只是为一心想去外国的人打基础。高考到了急需改革的时候啦,让中国的孩子学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感,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长大报效祖国。

谢谢邀请!

很多老师从国家层面讲到了新高考改革的目的,我打算换一个角度,从新高考和老高考的差别来讲高考改革的目的,这种差别其实是理解新高考改革目的的关键,这些变化的地方必定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才会变革,理解了这种差异,也就理解了高考改革的逻辑和趋势。对于家长来说,并不需要太在意国家推行新高考的目的,因为这些目的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可能在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情况不对又回过头来调整。但志愿填报就在眼前,如何找出和志愿填报相关的变革才是当务之急。我是做升学规划的,洋洋洒洒的新高考改革文件很容易把家长绕晕,我针对这个主题开了一次直播,着重讲了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评价招生,结束后把直播中的关键部分剪成了下面这几段视频,回答了各位家长最关心的和新高考改革相关的问题,希望在我的讲解下可以解决大家的困惑,如果看完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探讨。

新高考改革的典型标志

视频加载中...

从“招分”到“招人”

视频加载中...

招生模式多样化

视频加载中...

综合评价招生=低分上名校?

视频加载中...

南京义务教育出新政策,教师任教25年一次性奖励15万元,你怎么看?

为了鼓励农村教师长期扎根农村,一生坚守农村教育,南京市出台新政策很及时,极大鼓励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坚守信念,享受了特殊优惠。

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县直学校学生人满为患,农村学校学生稀稀拉拉,不见几个人。国家对农村教育非常重视,全面改薄、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分配,给农村教师提供福利,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自从实施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城镇学校教师有些不甘心了,工作量是农村的三倍,思想压力更大,很多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对学生期望值太高,非常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时刻受着监督。

之前,城镇学校对于不听话的教师经常吓唬说,凡是不支持学校工作的教师进行交流,交流到农村去。现在呢?校长们再也不这样说了,许多人还真是很想去农村自由、还能得高工资。

昨天还和朋友说,什么时候风水轮流转,让家长削尖脑袋把孩子送到农村,城里的孩子也争着抢着去。看来南京市出台的政策或许真得能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是小学教学采菱儿,感谢您的阅读、关注,如果觉得不错,请点个赞哦!

近日,南京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出台了《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此我不得不说江苏教育全国领先,这就是原因,江苏省对教育的重视,江苏教师待遇全国领先,才造就了江苏教育全国领先。

、乡村教师对教育的贡献大,但整体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差。我们说深圳市中小学招聘教师有许多清华、北大的硕士以上学历加盟,而乡村中小学可能连大专生都招不来,留不下。但乡村教师又是农村学子及留守儿童的希望,他们给农村孩子传授知识,播种理想,让农家子弟有了逆袭的机会。但他们工作和生活条件差,在一般农民都往城里跑的背景下,乡村教师甘愿留在农村,这太难能可贵了。因此对这些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老师奖励,我举双手赞成。

、改善乡村教师待遇需要财力支撑。我们知道,江苏是全国最富有省份之一,讧苏教师待遇也比中西部省份好得多。据一位苏州高级教师透露,其年收入20多万,一方面体现了江苏省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江苏有财力支撑。怪不得江苏省教育无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全国领先,江苏的院士全国第一。

不管怎么说,江苏南京对乡村教师的专项奖励是值得赞赏的,希望全国其他省市能够效仿,能够在全国推广,无疑是有利于吸引人才扎根农村,提高乡村教育水平。这比纯粹发一张三十年乡村教师荣誉证书实恵得多。

们觉得这样奖励乡村教师合理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们先看一看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政策?任教25年一次性补贴15万元,还是具有很大的诱惑性的,现在各地的工资水平可能不一样,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但总体水平来说还是偏低的,所以这个政策是非常具有诱惑性的。

昨天,南京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会上出台了《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将继续实施乡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政府专项奖励,对从事乡村学校教学工作和特殊教育工作满1年、5年、15年、25年的教师,分别按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4000元、6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

一、新教师工资起点比较低,即使能够有这样的优惠措施或者补贴标准,也不一定有吸引力。

对于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诱惑性不大或者影响不大,一年或者5年,每年的标准是1000或者2000,对他们来说如果有机会进入一个好的地区或者进入城市里面,他们肯定会选择进入城市里面的。因为坚守5年的话,一次性补贴也就是1万元。对有机会寻找更好的发展地区的老师来说,在这5年时间里或者两三年时间里,他获得的可能大于1万元的,对于一般普通老师来说,坚持1~5年是没问题的,所以很多新老师还是能够领到这一补贴标准的。

二、入职5年以上的老师。

以我个人的理解,他们只要就有机会不可能继续在原地呆住的,他们肯定会到更好的地区发展,因为这一个奖励时间段5年到15年中间有10年的差距,这是一个很长的坚持,是很不容易坚持下来的。能坚持下来的也就是没有关系或者教学能力不怎么样的。因为到了一个好的地方或者遇到一个好的机会,有可能15万元就在一年之内就能搞定的事情,何况调动工作进入一个好的单位或者好的地区,不仅仅是为了那工资上的多一点,也是为了其他方面更发展更好一些,环境更优越一些。

三、任教15年左右的老师,也许能够享受到最高补贴。

在一个地区呆了15年左右的老师一般就定型了,不管是从家庭事业,整个环境适应来说,基本上不愿意考虑变化了。对于他们在10多年的坚持,对农村教育的奉献,给予他们一次性10万元到15万元的补贴,我觉得是应该的。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师,可能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施展才华的机会比较多一些,也许他们会根据以后的发展情况来预判决定选择去还是留下,毕竟再多坚持一下,10万元的奖励就会到手,所以以前能够坚持15年的老师可能应该比较少,目前这样的奖励标准出台了,能够坚持15年的,我估计应该比原来会多一些。有一部分老师可能会后悔,比如坚持了12年,13年的老师刚刚被调走就出了这样的政策,不知道对他们是怎么样的奖励,这个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一两年的坚守就是10万元的收获,损失可就增大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与人才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与人才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